| 产品名称: | Inonotus hispidus (Bull.) P. Karst. |
|---|---|
| 商品货号: | TS320631 |
| 中文名称: | 粗毛纤孔菌 |
| 属名: | Inonotus |
| 种名加词: | hispidus (Bull.) P. Karst. |
|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: | |
| 来源历史: | 王志娟转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 |
| 收藏时间: | 2003/8/10 |
| 原始编号: | W17 |
| 原产国: | 中国 |
| 模式菌株: | 非模式菌株 |
| 主要用途: | 研究;教学 |
| 特征特性: | 担子果一年生,通常单生,有时呈覆瓦状叠生丛生,无臭无味;菌盖平展至半圆形,长4-22cm,宽6-29cm,基部厚0.5-15mm;表面浅褐色,活跃生长期金黄褐色成熟期变暗褐色,被粗毛,无环纹;边缘钝;孔口表面淡褐色至暗褐色,每毫米2-4个孔,但有时孔口不规则,每毫米0.5-1个;管口边缘薄,撕裂状‘菌肉暗栗褐色,软纤维质至木栓质,后0.2-3cm,有时双层,上层粗毛层与下层致密菌肉层界限明显,但无分界细线;菌管与孔口表面同色,但明显比菌肉颜色浅,长0.5-3.5mm。菌丝系统一系型;所有隔膜无锁状联合,在KOH试剂中组织颜色变黑。菌肉中生殖菌丝浅黄褐色或金黄褐色,薄壁或稍厚壁,常常分枝且分隔,在隔膜处略收缩,规则排列,直径5-10um。菌髓菌丝浅黄色、浅褐色,薄壁或稍厚壁,偶尔分枝,多分隔,沿菌管平行排列,直径3-5um;无子实层刚毛;担子宽桶形,具4个小梗并在基部具一个横隔膜,14-20x9-12um;小担子形状与担子相似,但略小。担孢子椭圆形,金黄褐色,明显厚壁,在Melzer试剂中无变色反应,在棉蓝试剂中非嗜蓝反应,(8-)8.5-10(-10)x(7-)7.5-9um。 |
| 具体用途: | |
| 生物危害程度: | 四类 |
| 寄主名称: | |
| 致病对象: | 无 |
| 致病名称: | |
| 传播途径: | |
| 分离基物: | 活立木 |
| 采集地: | 黑龙江伊春五营 |
| 培养基编号: | 14 |
| 培养温度: | 25 |
| 基因元器件: | |
| 资源保藏类型: | 培养物 |
| 保存方法: | 液氮超低温冻结法;定期移植法 |
| 实物状态: | 有实物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