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ISA(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)是一种快速、灵敏、准确可靠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,样本的处理对于ELISA实验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 利用ELISA进行检测的样本类型包括常见的血液(血清、血浆),组织匀浆、细胞裂解液、细胞培养上清以及不常见的皮肤组织、尿液、粪便、肺泡灌洗液、唾液、脑脊液、胸腹水、前列腺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等,这些样本收集的时间、处理方法和保存都会影响到ELISA实验的结果。下面就不常见ELISA各种样本处理方法的整理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一、唾液样本
1. 唾液一般饭后半小时内不易采集,因为刚进食的唾液中富含丰富的唾液淀粉酶,最好的采集的时间时空腹采集。
2. 将样品收集于离心管后在-70 度冰冻 1 小时。 在冰上融化样品后, 2000×g 离心 10 分钟,取上清检测。
将精液收集于无菌容器中,正常精液射出体外呈稠厚的胶冻状,射出体外后需在室温或 37 度水浴箱中使其在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液化,变的稀薄。待精液完全液化后,将精液 4000 rpm 离心 10 分钟分离精浆进行检测。
三、尿液样本
用无菌管收集。离心20分钟左右(2000-3000转/分)。仔细收集上清。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,应再次离心。
四、牛乳样本
将牛乳4 度,12000g 离心 30 分钟,去除上层脂肪,以及下层沉淀,取中间层样本用于检测。
五、痰液样本
1. 选择痰液中较为粘稠部分称重, 加两倍于痰量的 0.1% DTT(二硫苏糖醇)。DTT 的主要作用是溶解粘液,用吸管反复吹打,漩涡器振荡 15s,37 度恒温水浴振荡 5 分钟;
2. 加入两倍于痰量的 PBS 缓冲液继续振荡 15-20 分钟,150 目的金属丝网过滤,1500 rpm 离心 10 分钟吸取上清液检测。
六、血液样本
血液采取后应尽快进行处理,使血清(浆)从与血细胞接触的全血中分离出来。
血清与血浆的区别:
血清是血液凝固后缺少纤维蛋原的血浆,故血浆中除尚含有纤维蛋白原和抗凝剂外,其他成份均等同于血清。
选择血清还是血浆样本?
由于血清中缺乏很多的凝血因子,但有一些凝血产物,如果是测凝血因子建议选择血浆样本;同时血浆中有纤维蛋白原,如果纤维蛋白原对待检测指标有影响,建议选择血清样本。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均可以选择。
处理方法:
♦ 血清:将收集于血清分离管的全血标本在室温放置2 小时或 4 度过夜,然后 1000×g 离心 20分钟,取上清即可。这是一个让血液自然凝固的过程,温度温度越低,凝集越缓慢,可根据需要添加促凝剂。
♦ 血浆:血浆样本需要抗凝,一般建议用 2.0%EDTA,1%肝素,3.8%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采集标本,并将标本在采集后的30 分钟内于2 ~8度 1000 g 离心15 分钟,取上清即可检测。根据待检测目标物的性质不同选取不同的抗凝剂
如果您选择的 | 请注意 |
枸橼酸钠 | Ca2+有凝血作用,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,从而阻止血液凝固。配成109mmol/L 的浓度和血液1:9,106mmol/L 的浓度和血液 1:4。 |
乙二胺四乙酸(EDTA)盐 |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,从而阻止血液凝固。15g/L EDTA和血液 1:10。 |
肝素 | 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,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,灭活丝氨酸蛋白酶,从而可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阻止血小板聚集,阻止血液凝固。肝素钠 1g/L与血液 1:10。 |
七、组织样本
组织样本一般是制成组织匀浆,处理方法如下:
u 取适量组织块,于预冷PBS(0.02mol/L, pH 7.0-7.2)中清洗去除血液,称重后备用(组织块较大需先剪碎后再匀浆) ;
u 可同时选用多种匀浆方法达到较好的破碎效果:首先将组织块移入玻璃匀浆器,加入 5-10ml预冷PBS(组织与 PBS 的质量体积比建议为 1:5,即1g 样本加入 5ml PBS)进行充分研磨(有条件实验室可选用机器匀浆),该过程需在冰上进行;得到的匀浆液可再利用超声破碎或反复冻融进一步处理(超声破碎过程中注意冰浴降温;反复冻融法可重复 2 次) 。
u 将制备好的匀浆液于5000×g 离心 5分钟,留取上清即可检测。
u 如果样本需要长期保存,请添加蛋白酶抑制剂。根据实验需要,组织匀浆样本可先定量总蛋白,以便于统计分析数据。某些组织样本如肝脏,肾脏,脑组织会有假阳性反应。
处理样本的过程就是收集目标蛋白的过程,由于蛋白容易变性,降解,故该过程应尽量温和。样本处理之后的储存也非常重要,尤其注意不要反复冻融,样本处理之后可分装密封保存,4 度保存应小于 1 周,-20 度不应超过 1 个月,-80 度不应超过 2 个月。在标本使用前应缓慢均衡至室温,不应加热使之融解。样本的处理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, 以上就是关于 Elisa 特殊样本处理方法的简述,供研究者参考。